夜间建筑施工噪声投诉溯源监测站 助力遏制夜间违法施工行为 保障居民夜间生活安宁
发布时间:2025/8/21 浏览:6
夜间建筑施工噪声投诉溯源监测站使用背景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建筑施工项目日益增多,为追赶工期或规避日间交通管制,部分施工单位选择在夜间(22:00-6:00)开展作业,由此产生的噪声污染成为居民投诉的高频问题。夜间建筑施工噪声具有强度大、持续性强、影响范围广的特点,混凝土浇筑、重型机械运转、渣土车装卸等作业产生的噪声常超过 70 分贝,远超居民夜间休息所需的 45 分贝限值,不仅严重干扰周边居民睡眠质量,长期还可能引发神经衰弱、焦虑等健康问题,尤其对老人、儿童及病患群体影响更为显著。
然而,当前夜间建筑施工噪声治理面临诸多困境。一方面,居民投诉时往往仅能提供大致施工区域,难以精准定位具体噪声源,部分施工单位甚至存在 “昼停夜动”“临时突击施工” 等隐蔽作业行为,环保执法人员抵达现场后常面临 “噪声消失、证据不足” 的尴尬局面,导致投诉处理效率低下,矛盾化解难度大。另一方面,传统噪声监测多依赖人工巡检,夜间巡检频次有限且覆盖范围窄,无法实时捕捉噪声超标瞬间,难以形成完整的噪声超标证据链,给执法处罚带来极大阻碍。此外,部分施工单位虽办理了夜间施工许可,但实际作业中存在超许可时间、超许可范围施工的情况,现有监管手段难以实时监督。在此背景下,夜间建筑施工噪声投诉溯源监测站的建设势在必行,其通过 24 小时不间断监测、精准定位噪声源、自动留存超标数据,既能为居民投诉提供科学依据,也能帮助执法部门快速溯源、高效执法,有效遏制夜间违法施工行为,保障居民夜间生活安宁。
设备要求
当前,环境噪声监测系统的技术规范仍以 HJ907 - 2017 为核心依据,但该规范在制定初期,主要围绕功能区声环境自动监测的需求展开,针对其他类型的噪声自动监测场景覆盖较少。近年来,建筑施工领域的噪声自动监测工作推进速度加快,相关监管需求也逐步清晰明确。不过,建筑施工噪声污染具有自身独特属性,这使得其监测站点的布设数量通常较多,更适合采用成本较低、覆盖范围广的布点模式,这种特点与 HJ907 规范中对噪声自动监测系统的技术要求存在诸多不一致之处。
一方面,HJ907 规范中的部分技术要求,实际上超出了建筑施工噪声自动监测的实际需求范畴。例如在声级计级别、环境温度适应范围、指向性响应标准、频率计权方式、时间计权规则、通信功能配置以及数据统计维度等方面,若完全依照 HJ907 的要求执行,会给建筑施工噪声监测项目增加不必要的成本投入。另一方面,建筑施工噪声自动监测过程中存在一些特定需求,在 HJ907 规范中要么未作出明确规定,要么与规范内容不相符,比如监测数据的传输格式标准、数据统计处理的具体功能要求等。基于上述两方面的差异,HJ907 规范并不适用于建筑施工噪声自动监测工作。
产品介绍
OSEN-Z02 噪声在线监测系统能够满足建筑施工噪声自动监测系统的各项监测标准,其核心组件均持有 CPA 认证证书。该系统借助物联网技术,与现场部署的仪器仪表建立互联互通机制,可实时采集环境噪声相关数据,具体可用于测量各类噪声的频率计权声压级、时间计权声压级、等效连续声级及统计声级等多项声学评价指标。同时,该系统具备积分平均、统计分析等数据处理功能,采集到的监测数据可实时传输至后端监管平台,确保数据实时性与可追溯性。
在交互管控方面,该系统的配置支持远程喊话功能:管理人员可通过远程摄像头实时查看现场情况,若发现存在严重噪声污染行为,可借助手机 APP 发起远程喊话,现场工作人员听到指令后即可开展整改操作;此外,现场设备配备的拾音器还能实现双向沟通,支持现场人员与后台管理人员直接对话,进一步提升管控效率与响应速度。
技术参数
(1)电声性能符合GB/T3785.1对2级或者2级以上声级计的要求。
(2)具有A 计权和C计权。
(3)自生噪声应不高于25 dB(A),单量程测量范围应不低于30 dB(A)~130 dB(A)
(4)测量参数包含瞬时声级Lp、等效声级 Leq、累计百分数声级LN(N=5,10,50,90,95)、最大声级Lmax、最小声级 Lmin、
标准差 SD 等,支持远程设置统计分析时间,能够同时生成小时统计和天统计数据(Ld、Ln、Ldn)
(5)具有远程整机(含传声器)校准功能并可任意设定自校频次,校准前后示值偏差大于0.5 dB时自动提示。
(6)支持建筑施工噪声长期连续自动监测、数据处理与评价的相关要求,如:满足长期运行稳定性的要求、具备单次测量等效声级计算、数据审核背景噪声获取与计算功能等。
(7)具备气象参数采集功能,支持对气象参数进行拓展监测,包括大气温湿度、风速、风力、风向、大气压、雨量等。
(8)具备音视频采集功能,用于监控夜间施工行为,及人工审核数据和判别测量的噪声类型。现场监测时监测人员靠听和观察判断测量的噪声来源,自动监测时主要靠人工听取音频、观看视频的方式。
(9)选配声源自动识别功能模块,同步记录声源方向数据,用于辅助人工审核判断超标数据的声源类型。